Saturday, April 11, 2015

管教孩子不需大喊大叫,學會這些 讓你當個「優雅媽媽」


孩子們頑皮是很正常的,

你一定也不希望孩子過早地成熟,像個成年人一樣彬彬有禮。
但有時他們把握不了分寸,
比如他揪小朋友的頭髮取樂
或將你急需 的東西藏起來看你火燒火燎而暗自得意。

再理智的媽媽也難免有怒火上衝的時候,
一味地懲罰不是辦法,
管教需要恰當的方式,
想想看,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像大多數的父母一樣,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管教,
可以使孩子下次再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
會覺得這樣做不對因而不去做。

甚至更奢望,
他因為知道拽人家 的頭髮是不對的而乖乖聽話,
而並不是因為他心裡懼怕再惹媽媽發怒而不去做。
但大多數時候,今天我們制止了他的不好行為,
似乎對明天還要阻止他做出更壞的舉 動沒有什麼幫助。
孩子到底何時才能學乖一點兒?

育兒專家指出:孩子可以學會聽話、懂事,

但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我們要教給他們。
這需要我們做到未雨綢繆、堅持不懈,並隨時都保持頭 腦冷靜。


下面所講的這 6 個秘訣非常有效。

雖然,它不能防止一個淘氣的孩子偶爾犯錯,
但它可以幫助你運用愛心和耐心,
將那個調皮搗蛋、惹事生非的小孩從這樣 的麻煩角色中轉換過來。

1、說到做到

育兒專家指出:
如果從1到10代表正確管教兒童的原則的重要程度,
(數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來表示了!
為什麼要這樣做?
說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會把孩子變成投機主義者。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逃避懲罰,
他們試圖竭盡所能的做到這一點。
但當他們知道你會怎樣做,
或犯了錯會發生什麼時,
他們就可以預測他們選擇那種行為的後果,
這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這一點?

「說到做到」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不要心軟,
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讓步。
總結出你認為最重要的規矩和
無論何時他們破壞這些規矩都會出現的後果。
然後,將這些統統告訴你的孩子。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
因此,說話之前請三思,
你運用的語氣和措詞的不同,效果差別會很大。
像說:「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
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硬,但過會兒,孩子就很自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另一些情況下,
把你所期望的作為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的解釋給他們聽。
假如,你要帶他們逛超市,
告訴他們不要亂動和拿商品,
並警告如果違反了的後果是什麼。
說到做到要求你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須大聲威脅。



2、不要小看孩子


大聲喊出孩子的名字

或下一個定論(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兩個最無效的方法。
這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儘量吝嗇你對孩子行為的批評。
為什麼要這樣做?
育兒專家指出:孩子並不因為你懲罰了他,
他就會從對自己不好的感覺中解脫出來。
這樣的感覺也許會過去,但反覆的批語(「為什麼你總對別人這樣不友好」)
也許會產生消極的感覺使其揮之不去。

如何做到這一點?
這暗示著你相信你的孩子,他有能力做得更好。
最終,也就促進了孩子做出更好的行為。
自尊來源於正確的行為。
孩子的潛意識裡會這樣想:
「如果我做了正確的事,我會自我感覺很好。
如果通過做這種正確的事我就能得到很好的感覺的話,下次我還想再這樣做。」


3、帶著讚賞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確含義是「教」(讀一聲)。
如果你只是通過懲罰來管教孩子的話,
你會失去大量的給予孩子正確引導的機會。
例如當孩子拿起玩具,
你通過像獎勵她一小塊點心這種具體的方式提醒她,
你希望她怎樣做,效果反而會更好。

為什麼要這樣做?

也許你很難相信,
但卻要反覆這樣想:他想做個好孩子。
但他也渴望受到別人的注意,
如只有當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的時候,才能引起你的注意……,
我想你是可以明白我的意思。
當他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時,
多給些鼓勵和讚許,這會激勵孩子下次做的更出色。


如果有其他人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大加讚賞,

建議父母應將這些表揚轉達給孩子們,
這會讓他感到驕傲,
並且這些表揚會比父母對他們的讚許在他們的腦海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如何做到這一點?
你不必因為孩子說個「請」字就大加讚許,
但是表揚他的時候應該更具體些,
不要只是泛泛地說:「做得好。」
而應該說:「今天你的衣服很整潔、乾淨,非常好。」
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行為你會表揚他,以及原因是什麼。

表揚就是表揚,避免在表揚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話,
說出類似:「你把房間收拾得很整潔,為什麼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
這種貌似表揚實為批語的話沒有什麼好處。


4、控制自己大喊大叫、摔門、態度粗暴,

不是只有孩子才會犯錯誤
很少有家長可以誇口說自己在管教孩子時從沒失控過,
我們多數都會在事後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失控的怒火會影響你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

如果總是大喊大叫,孩子學不到什麼。

相反,一旦他習慣了你的這種方式之後,
會將你的話當作耳邊風,
慢慢就會變成,你的批評或表揚他都聽不進去了。

為什麼要這樣做?
用冷靜的頭腦對孩子進行管教,
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教導是客觀公正的,
並且,他也願意帶著極大的興趣去做到你對他的要求。
如何做到這一點?
想好今後在你將要發怒的時候怎樣使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
從1數到10,或是深呼吸幾次,亦或是走開一會兒。
但如果這些方法仍無濟於事,最終你還是失控地對孩子發了脾氣,
記住事後要真心地向孩子道歉,
告訴他,你也是人,也會犯錯,但你能承認並改正錯誤。

這是很理性的作法,對吧..


5、說明後果

孩子們經常在認為「後果」就是「懲罰」的同義詞的誤解中長大,
「後果」這詞已經被理解為
如果你不停止做這事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告訴孩子,「後果:就是任何一種行為的結果——懲罰或是獎勵。

為什麼要這樣做?
給孩子加深這種「原因和結果」的觀念:
做什麼事情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這樣會教給孩子一種責任感。

告訴孩子:
「如果你不幫我,
我就要自己做更多的事。
那我就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了。」

如何做到這一點?
養成一種習慣,在對孩子提出要求之後向他解釋一下原因,
並偶爾對他的行為給予獎勵。
譬如,在去冰激淋店的路上,
你可以說:「今天你表現很不錯,我想請你吃點東西。」
當必須要採取懲罰措施的時候,
將其與導致這種懲罰結果的行為連結在一起,
例如,你6歲的兒子欺負了別人,你可以取消他晚上看動畫片的特權,
這樣他就知道,如果他再向別人表現出攻擊性,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6、講明你的價值觀

在糾正孩子錯誤行為中,
你最重要的任務是將一個好孩子撫養長大成為一個好人。
儘管我們都同意一個好人應具備的品質:
誠實、尊重他人、寬容、慷慨,但實際上每個家庭側重的不盡相同。
最重要的你要考慮到,
你希望你的孩子學到怎樣的價值觀,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為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的孩子被外界大量不好的訊息所影響,
像什麼「成年人很虛偽。」「及時享樂」……
所以,我們要時常將我們認為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孩子,
以免他們在良莠不齊的社會中迷失了方向。

如何做到這一點?
按你的價值觀排列你的教育方式,
假如你試圖向孩子傳遞一種「家庭成員間應有一種互相照顧的責任感。」
請在為孩子做了些瑣碎小事就予以獎勵之前深思一下。
最後,孩子會將我們的價值觀
逐漸演變成他們自己的價值觀。
這就完成了我們的目標——
將對孩子的教育變成孩子的自我約束。

學會之後,妳不僅可以優雅的喝咖啡、顧小孩

還能夠將妳的孩子 教育的很好唷~

source: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8059#

如何陪伴孩子

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父母全身心地陪著孩子玩耍,還有一種更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兩種陪伴的有機結合,才最合理。這樣的陪伴不光是給孩子的,更是給父母的。

陪孩子太累?方法不對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養孩子成了大多數家庭最重的負擔,一個大人往往沒辦法帶好一個孩子,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全職媽媽需要配備一個老人或者保姆,兩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養娃這個艱巨的任務,更為可怕的是,甭管幾個人合作養娃,只要參與的人都會累得精疲力盡。

所以,我做全職媽媽時,常常會有媽媽問我:“你家保姆在哪兒請的?”

當她們得知我家沒有保姆,也沒有老人幫忙更沒有小時工時,她們大驚失色,一臉同情的看著我說:“哎,那你不是累死了?雲香你太強了,你怎麽受得了?”

事實上,我並沒有很累,反而每天神清氣爽,該培訓培訓,該出書出書。當然,如果我也按照很多人養孩子的方法:每天無時無刻不守在孩子身邊陪孩子玩,好不容易孩子睡著了,媽媽趕緊做飯、洗衣、收拾屋子,活兒還沒幹完,娃又醒了,繼續陪娃……那我確實會被累死,因為這樣的媽媽別說有自己的休閒時間了,就連睡覺的時間都很難保證。

問題是,這樣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的確是孩子需要的嗎?這樣疲憊辛苦,毫無個人時間的媽媽心情能好嗎?一個每天煩躁疲憊的母親如何養育出平靜自信的孩子?

事實上,在孩子一歲之前,的確需要媽媽經常的陪伴,但當孩子學會走路,開始自己探索世界以後,媽媽更多的是需要放手,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你總是陪著他玩耍!

這個觀念可能會讓很多父母大吃一驚:“什麽?難道我們總是陪著他反而不好了?難不成把孩子放在一邊不搭理他?”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概念了:高質量的陪伴。如何評判陪伴的質量高不高?什麽才是真正高質量的陪伴?

邊工作邊陪伴


我認為陪伴質量高不高的標準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安詳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也就是說,高質量的陪伴,不是指父母隨時待命,陪著孩子玩遊戲。

事實上,在家庭中,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父母全身心的陪著孩子玩耍,還有一種更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高質量的陪伴:那就是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

前面一種陪伴好理解,也是很多父母努力在踐行的。後面一種就讓很多人費解了:父母在一邊工作,讓孩子自己玩耍也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

當然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指的工作,絕對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上網、打電話應酬、看書等等,而是指那些孩子能理解能模仿的工作。

比如做家務、做手工,這些孩子能看見,也能明白並能模仿,只有這樣的工作才能成為陪伴孩子時的工作。同時,父母做工作時的狀態極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還是享受工作本身,悠閒自在的工作?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時的狀態。

有人可能會不相信,因為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往往會很專心,好像根本就註意不到媽媽在旁邊做家務,這怎麽會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呢?事實上,孩子表面上好像沒有註意到媽媽在做什麽,但他卻用靈魂在感知著這種陪伴,正如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李維胡德在《孩子成長歷程——三個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書中所說:“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我想很多孩子都會記得小時候父母幹活時自己在旁邊玩耍的場景,因為那時候的父母不匆忙,他們總是慢悠悠的,滿懷歡喜地幹著自己的工作,這種溫馨,這種享受的狀態,多年後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腦海中,歷久彌新。

我當初踐行這樣的陪伴純粹是誤打誤撞,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我家沒有保姆幫忙幹家務,而孩子睡著時我又想寫點文章,所以只好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帶著他一起做家務,沒想到孩子居然非常喜歡,不但不會搗亂,還會經常幫忙幹活,有時即使他要玩耍不幹活,也總是興高采烈的,呈現出一種滿足愉悅的狀態。

那時,我就疑惑,莫非孩子很喜歡我做家務?因著孩子喜歡,我也就不著急了,幹起家務來更加輕鬆悠閒,孩子的狀態也愈發好了。後來我學習了華德福教育,才知道,原來我誤打誤撞的這種陪伴居然是華德福教育中極其推崇的一種陪伴方式。華德福教育認為,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環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導,這樣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狀態非常放鬆、喜悅,孩子吸收了這種狀態也會非常放鬆喜悅,同時,成人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示範,光是這兩點,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

學習了這種教育理念以後,我又將韻律和節奏引入了我們的家務中,每天定時掃地拖地,周一到周五,我每天都會安排不同的家務來做,比如周一擦桌子,周二洗襪子,周三清潔玩具,周四洗鞋子,周五做面食等。這些活動中,我很少喊豆豆來幫助,只是自己輕鬆的做著,有時候他會過來幫忙,有時候他會玩自己的,但無論哪一種,他的狀態都是平靜喜悅的。當我真的希望他參與時,我也很少直接說,而是通過唱歌吸引他的註意力,不管是擦桌子還是洗襪子,我都為這些活動編了特定的歌曲,比如我們的《襪子歌》:“媽媽正在洗襪子,洗呀洗襪子,媽媽現在正在洗呀洗襪子!……”

我們家一天到晚歌聲不斷,我相信這種歌聲本身也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韻律和節奏,我想等豆豆長大後,他也會記得我們曾經美好的家務時光的。當然,他更有可能記得的是那些與他有關的家務,比如洗他的衣服鞋子,比如給他做手工,比如爸爸給他做玩具。只要父母狀態好,所有的家務都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與孩子有關的家務更是一種萬兩黃金也換不來的超級陪伴。

那麽,有了這種陪伴,還需要父母陪著孩子玩嗎?當然也要,尤其是當孩子需要你參與他遊戲的時候,同樣,陪伴孩子做遊戲,要記住你只是一個陪伴者,一個跟隨者,不要企圖通過遊戲教會孩子什麽,孩子自然會吸收他能吸收的一切,相反一個成人在遊戲中上躥下跳,拼命引導,表面看孩子是興奮了,瘋狂了,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應該有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只是你的表演,而不是真實的生活,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是真實的生活,我們真正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兩種陪伴都重要


同樣,這樣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應該和前面所說的通過工作陪伴孩子相結合,每天都有這樣的陪伴,也有那樣的陪伴,兩者缺一不可。其重要性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讓親子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話題。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成人能常年全天候的陪著孩子玩遊戲而一直保持平靜喜悅的心情。因為這不是父母真正喜歡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遊戲而且沈迷其中,除非他還沒長大,心理上就是一個三歲小孩。

第二,父母工作陪伴既是對孩子的一種陪伴,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陪伴,這種換擋可以讓成人有更好的品質去和孩子相處。就我個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幹家務是非常享受的,有過這樣的享受時光,當我陪孩子玩耍時我也更能專心。同時這也讓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以便孩子睡著以後,我有足夠的時間看書、寫作,這種安排讓我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第三,這樣的陪伴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當父母陪孩子玩耍時,孩子能學會如何與人合作玩耍,也能從成人身上學到很多優秀的品質,當父母通過工作陪伴孩子時,孩子會學會如何獨自玩耍,這是他陪伴自己的時間。很多孩子一離開父母就無所事事,不知道幹什麽好,這就是父母從小沒給過他機會自己玩耍的緣故。

也有人說,我的孩子如果不陪著玩,他真的不知道怎麽玩啊,他會很無聊的。好吧,孩子偶爾的無聊是必須的,正如成人一樣,每個人都需要一點點無聊的時光,這樣我們更能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麽,可以說,當我們無聊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心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是我們真正獨立思考的時間。

第四,從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這樣養育的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當他獨自玩耍時,他在發展自己的自我;當父母陪伴他玩耍時,他的自我又是放下的。這兩種陪伴相結合,孩子既有發展自我的空間,也有放下自我的時候,這才是健康的發展狀況。

如果大人從來不能專心陪孩子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獨的,長大後他可能變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相反,那種大人無時無刻不陪著玩耍的孩子則很難得到自我發展的空間,因為他的自我和成人的自我是糾纏在一起的,甚至是被成人所裹挾的,尤其是在家裡,被很多大人圍著的孩子,大人的自我緊緊包裹著孩子的自我,這無異於一種扼殺,所以現在我們會看到那麽多沒有自我的可憐的孩子。

哈爸閒談

1.在孩子身邊很認真很享受地工作,也是一種很好的陪伴。這個觀點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也是對爸爸媽媽的一種釋放。哼媽也做得挺好的,但好像可以做得更好,因為她要寫文章都是要在小小哈睡著之後呢。

2.昨天在哈爸閒談裡發布了曬夫妻照送書的活動。有人問,是否可以全家福。當然可以。不過最好還是單獨的兩個人的合照。

3.我發現不少人都說,自從有了孩子,夫妻兩人的合照就很少很少了,於是就翻出結婚照。我和哼媽設計這個活動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大家記得給自己一個空間,看到有人發夫妻約會的照片,真的挺好的。活動還在繼續,歡迎參與。

Source: http://yourhope.info/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6769

四個心理因素,讓孩子更故意搗蛋!

很多爸媽都在反應,有時候在教孩子一些規矩,孩子反而更不聽話更故意,怎麼會這樣?孩子怎麼會這麼喜歡討打跟討罵呢?
這四個因素及怎麼教,你一定要知道=>
第一,孩子如果本來就在爭取觀眾及吸引注意力時,你還在當下去管教,你就中了孩子的計了,他反而變本加厲;
第二,孩子想要討玩伴,但長時間被忽略及冷落了,所以用搗蛋的方式來告訴你快來陪我玩;
第三,孩子在抗議不公平,對於你的管教,心理產生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或沒有台階下,只好往反方向去。
第四,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冒險基因,孩子也有,所以喜歡挑戰比較困難做不到的事。違反家規就是件冒險犯難,很刺激的事
 你丟我撿愛搗蛋,是可以訓練的!!! 
孩子才剛滿兩歲,成天在家裡調皮搗蛋,根本關不住,兩個月內竟砸壞了2台電腦,玩具整天亂丟亂砸,讓爸媽頭疼不已!孩子老是這麼頑皮且不受控制,難道寶寶有過動傾向?要怎樣了解孩子的社會行為,孩子該怎樣訓練才會聽話?精力過人的寶寶該怎麼辦?這一篇詳細告訴你!
寶寶的基本情緒發展
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黃國洋表示,寶寶的社交發展,可區別兩大區塊來了解,一是寶寶與家人的依附關係;二是寶寶與同齡孩子的同儕關係。剛出生的小嬰兒,或許還看不出來,但寶寶2個月~6個月大起,可開展出最基本的情緒表現,包括生氣、害怕、悲傷、高興、驚訝等。因此當寶寶開心時就笑;當寶寶驚訝時,眼睛睜大;黃醫師說,這就是人類跨文化的基本情緒表現,各國孩子表現上均是如此。
寶寶的社會發展
等寶寶長大些,逐漸也發展出社會性,亦即能辨識他人基本情緒的功能。比如說10個月大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突然靠近危險物品,媽咪若警告他「嘿~寶貝No,No!」這時寶寶多半也能領悟自己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同時也會發現媽咪表情很怪,於是孩子可能立即哭了,或表現出害怕想離開的模樣。
大約2歲起,寶寶則開展出較複雜的「衍生情緒」,比如說驕傲、尷尬、內疚、害羞等。而這些衍生情緒,並非是寶寶天生就有的,而是在與父母、家人及手足等「依附關係」在互動下被加強的。
例如一個2歲孩子,已開始學會從大人眼神、言語中,推估出自我評價的好壞。例如寶寶把積木堆高高時,被媽咪稱讚「好棒!」,馬上就很得意的給自己拍拍手。但當積木堆著、堆著跌下來時,媽咪若回以下滑的語調說「Oh~Oh!」他也會表現出一種類似害羞或懊惱的神情來。
所以寶寶的社會發展性,從基本情緒而來。包括從辨識他人的情緒(外控),進而學會懂得調整自我的情緒(內控)。因此1歲多至2歲前的孩子,屬於「前社會期」。他們並不會隱藏情緒,也會將所有的開心與不開心全都表露無遺。
※寶寶社會發展參考表:
寶寶年齡與社會性
情緒發展
情緒表現
0~2月
非社
會性
基本情緒
基本情緒的刺激與反應
2~7月
無辨識依附
生氣、害怕、悲傷、高興
7~12月
特定依附
(媽咪=安全堡壘)
情緒直接、不隱藏、不控制
1~2歲
多重依附
(親友=安全堡壘)
驕傲、尷尬、害羞、懊惱
3歲
情緒外控
認知他人對自己的正負評價
4~5歲
全社
會期
情緒內控
懂得隱藏壓抑情緒,學習社會化並與同儕良性互動與相處。
建立美好的依附關係
黃國洋醫師表示,0~2個月的孩子是「非社會性」的;直到6個月大前,仍屬「無辨識依附」。這時的孩子,雖須依附親人照顧,
卻沒有真實的辨識性,因此只要有人逗他,他都就會笑得很開心。
約6個月大至1歲半左右,則屬「特定依附期」,他逐漸熟悉父母就是他的「安全堡壘」,並鎖定在「安全堡壘」的周圍放心玩耍。比方說放寶寶自己爬、東摸西摸時,約半分鐘或1分鐘,他會回頭看看媽咪還在不在,當看到媽咪還在,他就會很放心的繼續玩。
然而從1歲半起,寶寶除開展認識父母是安全堡壘外,也可辨識到父母以外的親戚朋友,包括保母、祖父母、手足、阿姨、姑姑等親友,亦即「多重依附期」。該如何幫寶寶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呢?黃醫師說,良好的依附關係就是關鍵。
要怎麼避免寶寶有不良的依附關係呢?黃國洋醫師說,比較不好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寶寶未來的同儕關係,讓孩子在同儕關係的表現發生困難,舉例來說,一個冷漠的母親,她就比較無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依附關係。
諸多心理學家指出,0~1歲嬰幼兒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對人的基本信任」。也就是說,父母對寶寶的關心、呵護、照顧等行為,可讓孩子生起對母親(第一個頻繁接觸的人)產生無比的信任與依賴,進而也容易產生自我信心。相對的,如果依附關係相處不當,後續的同儕關係也就會陸續出現問題。
父母就是寶寶的療癒家
現代父母工作忙碌,必須托嬰照顧的很多,那麼在依附關係上,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呢?黃醫師說,事實上,親子關係不僅是「量」很重要,在「質」的表現上,更相形重要喔!也就是說,即便家長很忙,但在每一次與寶寶互動的短暫相處中,你能否讓寶寶徹底感到安全?讓他感覺非常開心?所以即使是短短10分鐘,你能否讓孩子感覺媽咪好好玩?爸比也好有趣呢?這其實就是根本關鍵。
頑皮寶寶氣質何來?
孩子的好動與先天氣質有關,事實上,寶寶的先天氣質,並無所謂好壞,且寶寶活動量的高低只是一項評估,活動量大的孩子並不表示孩子氣質較差。若因材施教,透過後天引導,就能影響讓寶寶發展更平衡。
然而寶寶每天精力旺盛,動不動大搞破壞,這正常嗎?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指出,現代科技發達,卡通、電影以各種媒介,無孔不入的強調暴力及傷害語言,而平時活動力就旺盛的孩子,很難不受到任何影響,但家長引導寶寶的方法才是教養關鍵。
王宏哲執行長舉例說,有些孩子初與人見面時,就知道碰別人要輕輕的示好並打招呼,然而有些孩子卻不知控制力道,甚至故意大力撞別人來表示他的「友好歡迎」。諸如此種攻擊行為的表現,在醫學上則被診斷為「感覺統合障礙或失調」。
為什麼呢?王宏哲執行長說,0~2歲階段的寶寶,是不以過動症來評估的。然而,每個孩子都有先天的「感覺統合的五大能力」,亦即「本體覺、前庭平衡覺、視覺、聽覺及觸覺」。其中不懂得控制四肢行為、凡事喜愛攻擊、用力過猛、以破壞為樂,且容易碰傷別人的孩子,就屬感覺統合障礙中的「本體感覺失調」。
王執行長說,所謂本體覺,是指小朋友運用自己四肢、肌肉、骨骼,施展出適當姿勢和力氣,包括用力的程度及動作的模仿方面。所以0~2歲的寶寶,若是感統失調,就會表現「不知輕重」;這並非在罵孩子,而是指小朋友不知該如何與他人正確互動,並運用肢體而言,故常常不小心就用力太猛或弄壞物品。
然而,偏偏這些活動力過度的孩子,父母經常是對他們用「不可以!」的禁令來加以約束。而孩子旺盛精力卻沒有宣洩管道,於是妳的小孩凡走過,必也留下搗蛋的「戰績」來「加倍奉還」。尤其當爸媽不在時,往往也就是「搗蛋鬼」搞破壞的機會了!
故王宏哲執行長建議,「疏通」永遠大於「防堵」;家長不如平時一有機會就多帶這樣的孩子去戶外運動,或一起玩玩施展肢體的休閒活動;總之要讓這些精力旺盛的孩子,有適度的宣洩管道最好。
寶寶精力過人怎麼辦?
等寶寶逐漸養成不自主的攻擊行為、好動與不能專心等現象,再來關心孩子的發展,這樣是不是太晚了?隨0~2歲寶寶年齡漸長,慢慢學會站、走、跑、跳,父母所給予的「禁止語言」往往也越多。所以王宏哲執行長指出,現代父母能給予孩子開放自由遊戲並運用肢體活動的空間,真的是越來越稀少。
也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因此孩子往往少了一個能放心施展力氣的地方;而對一個活動力較旺盛的寶寶,整天被困久了,不趁機搗蛋是不可能的。以兒童9大氣質為例,執行長指出以下3類,是較容易形成過動兒的高危險族群,也屬於「本體感覺障礙」的類型,媽咪不妨可先深入了解。
1.活動量過大型:
平時媽咪老是抓不住他,一刻都靜不下來的孩子。
2.敏感型:
容易尖叫、情緒易起伏較大、脾氣大、挫折忍受度很低、凡事不可被大人批評、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
3.注意力分散型:
寶寶玩遊戲或玩玩具的持久力弱,比如剛玩小車車、堆積木沒幾秒鐘,注意力馬上分散移轉到電視;或立刻爬高爬低到處的玩,絲毫一刻都不得閒的孩子。
固然在醫學臨床上,尚不能判定5歲前的孩子,是否屬於過動兒(ADHD)。但王宏哲執行長仍提醒說,只要是上述3類型的寶寶,乃至混和3類成為「難養型」的孩子,父母最好要特別注意寶寶的教養方式。
英國醫學研究發現,在0~1歲的小貝比身上,若出現睡眠平均短淺、喝奶須分多次餵完、生理活動規律較差,如大小便不規律、喝奶或睡眠時間變來變去、挑食行為過多、哭泣行為頻繁者;也就是那種從小讓媽咪頭疼難帶的「磨娘精」寶寶,長大後成為過動兒的比例高於一般孩童40%。
所以,家長若透過孩子平時表現的蛛絲馬跡,包括「本體感覺障礙」的行為類型,事先提高警覺;並趕在寶寶逐漸社會化的前期,給予適當而正確的行為引導遊戲,則可改善寶寶的感覺統合障礙,並避免日後成為「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王執行長提醒,近年來「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有逐年增高的比例。且男孩變成過動兒的比例,比女孩更高出4~5倍。在10年前,無論是國內外公共衛生理論的統計比例,該症約佔3%~5%左右。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研發、環境變遷、教養方式改變及飲食的內容,近年該症比例竟上升至5%~7%。
或許大家認為增加2個百分點並不多,但實際推估,光台灣就增加了好幾10萬個孩子,怎能不算多呢?王宏哲執行長表示,換句話說,上幼稚園的孩子,每2名就有一名是屬於注意力不能集中或有過動傾向的小朋友,這反而表示「注意力能夠集中」的孩子卻成了怪胎,豈不是很令人憂心?
透過腦科學遊戲,訓練孩子不好動又專心的育兒專業書=>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的21堂大腦潛能課!
寶寶過動的警訊
寶寶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過高,也是造成寶寶好動的原因。王宏哲執行長說,寶寶若睡得好,注意力、學習力及情緒也會較好。每日寶寶睡眠至少約10~12個小時,若睡眠充足,大腦能分泌較多有助提昇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然而現代很多2歲寶寶睡眠長度都不夠長,等孩子到了5歲,整天又不愛睡且拼命玩。所以睡眠長度不足,其實也是一種警訊,因為它代表的是孩子生活上的是否規律?以及孩子是否感覺到疲倦?然而偏偏過動兒就是精力旺盛、體力無限,睡覺對他來說就像打仗一般的孩子。
王宏哲執行長表示,若1~2歲的寶寶,晚上到了10點、11點,乃至12點都還不肯乖乖睡覺最危險。若說0~1歲,因半夜餓了要餵奶,睡眠不連貫則在所難免;但從1歲以後,睡眠若不能規律的調整為一覺到天亮,那麼連帶也會使孩子容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甚至是發展成過動傾向。
再者就英國研究發現,寶寶的飲食內容,也是影響因子。例如容易讓孩子產生好動、衝動、過動的「高蛋白體質」。王宏哲執行長解釋說,因為蛋白質在人體是一股能量,一旦攝取偏多,孩子則如「湯馬士小火車」,需不間斷在體內燃燒能量,當然小火車就停不下來。因此,執行長建議寶寶1歲多,應對奶粉酌情減量;且自2歲起,即可完全食用父母的飲食了(註:口味清淡、剪成小塊即可)。
其次王宏哲執行長在臨床中發現,10個過動兒中有9個挑食。目前雖無法證實到底是「過動影響挑食」,還是「挑食影響過動」,但確切建議是,最好讓孩子從小盡可能勿養成挑食習慣。因為當孩子體內營養素攝取不均、肉類、奶類攝取量均高於蔬果等,也都會有影響。
陪寶寶玩出好情緒
王宏哲執行長最常問家長,當孩子隨年齡增長,活動量表現也越來越大時,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否也越來越好呢?如果答案是沒有,而且是越大越難自我控制、越不聽話、越不愛守規矩、越衝動難帶,甚至合併有動不動就打人、愛生氣、唱反調等現象時,也就越需要這些父母來提高警覺了。
然而王宏哲執行長表示,時下流行的「早期教育」和「早期療育」不同;而那些「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想法乃是早教的毒藥。談到0~1歲的寶寶早期教養,其實是指「父母應該知道的嬰幼兒身心發展里程碑」。在孩子每個階段,應有哪些發展及表現,爸媽應該都要有基礎概念及警覺。

因此0~1歲的寶寶教育,其實就是讓孩子去「玩」,而非「教」。怎樣讓孩子從玩樂中自然學習,才是教養的核心理念。而「玩遊戲」這件事,可以讓嬰幼兒的身心發展更自然健康,避免用教條式關注孩子何時學會數數字、認顏色、背ABC等,而是去看哪一個孩子玩得最好!
所以王宏哲執行長說,讓0~2歲寶寶玩得自信、玩得開心、玩得專注、玩出創意、玩出好情緒,才是父母對寶寶教養的正確方向。重點是,玩出孩子的專注力商數,玩出孩子的情緒商數,玩出孩子舉一反三的創意力,而不是以刺激IQ為手段;因此陪孩子玩,千萬也不要演變為親子間一股嚴肅而沈重的壓力。
五大感覺遊戲自由玩
幼寶寶該如何陪他玩,能讓他更健全的自然發展呢?王宏哲執行長表示,跟0~2歲的幼寶寶玩,就是要能盡量開發孩子「感覺統合的五大基礎力」,最後並發展出寶寶本有的專注力。
本體覺遊戲
王宏哲執行長指出,現代孩子平均提早在7個月就會爬了。而爬行中除了寶寶四肢接觸地板外,地板的反作用力也會反射回大腦神經,故爬行較多的孩子,日後長大在運動協調方面的能力較佳。對活動力較旺盛的寶寶來說,爬行也有助於消耗他們過盛的精力和體力,感統能力相對也會比較平衡。
而爬行也可以幫寶寶設計得更有趣些。像是爬過疊高高的枕頭山、利用紙箱做山洞,給寶寶爬過山洞,甚至利用大棉被,幫寶寶四肢整個包起來玩耍的感覺,將四肢五體稍微緊縮,類似回到媽媽子宮的感覺,這樣也能刺激寶寶關節肌肉與皮膚,既有觸覺,也有本體感覺的調整,也是刺激寶寶很有趣的小遊戲。
前庭平衡覺遊戲
前庭覺刺激,即是與速度、方向與搖晃有關的動作刺激。當然前提是,不會過份激烈搖晃的遊戲才算。例如抱著較大的寶寶左傾右晃的玩,即是一種。甚至是利用大型被單裹成搖籃,讓寶寶睡在裡面,兩頭則由大人抓住輕輕搖盪,就像在公園盪鞦韆,也屬於刺激寶寶前庭覺的有趣遊戲。
1歲多的寶寶,可以開始玩溜滑梯,讓他去試試看溜下來的感覺,甚至是讓他坐在紙箱中,拖拉著寶寶前進等。另外,若是坐娃娃車,有時可故意推著車,和寶寶玩「忽快忽慢的速度遊戲」,寶寶會很開心。王宏哲執行長表示,刺激前庭覺的遊戲,能令肌肉張力、骨骼成長發展較佳,使寶寶各階段的動作發展趨於正常範疇。
觸覺遊戲
0~2歲寶寶最愛玩的就是觸覺遊戲,利用爬行讓寶寶用小手去觸摸不同質感的東西,包括用手捏黏土、玩沙、玩土、玩小豆豆、抓食物吃等;而洗澡時也可玩玩海綿球、沐浴球等,使用軟硬不同、質地不同的小東西給寶寶捏抓。王宏哲執行長說,這些好玩的觸覺遊戲,則能使孩子的情緒變好。 
然而許多怕髒的家長,卻常禁止孩子四處探索的樂趣,但英國醫學研究曾指出,早期常玩沙土的孩子,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能有助孩子提昇免疫力。甚至研究發現,經常透過掌部練習觸覺的孩子,日後的情緒管理較好。王宏哲執行長指出,因為皮膚觸覺,正巧與與大腦神經所管理情緒的位置是相同的。
 
聽覺遊戲
若1歲的寶寶特別喜歡「破壞的」感覺時,就可以教玩「丟球遊戲」。這時家長可幫寶寶準備一只紙箱或洗衣籃,甚至是家中淘汰的鍋子(通常平常越禁止寶寶的物品,他越喜歡),然後將球或積木投入容器,會出現碰撞的聲音反饋與刺激,這也會變成寶寶相當熱衷的遊戲。
但執行長提醒說,前提還要父母可以讓寶寶玩出樂趣來,要讓他覺得這項遊戲很好玩喔,否則寶寶還是會熱衷以亂丟家中擺飾為樂的。因此父母不要怕寶寶拿到東西愛亂丟,不妨乾脆幫他創造一個丟東西好玩遊戲,若怕擔心太吵,則不妨關起遊戲室的房門,帶寶寶一起大玩炒積木、丟球的趣味吧!
視覺遊戲
0~1歲寶寶,在視覺的遊戲上可搭配聽覺的聲光玩具,尤其是當寶寶自己會把物品投進去,或按一下鈕則出現亮光及聲音的玩具,即是簡單的「因果」遊戲。而當孩子1歲半起,可以玩形狀配對,比方說圓形積木,應放入圓形小孔,之後並讓孩子漸漸熟悉視覺的色彩對稱等。 
延伸閱讀:1-5歲都可以玩中學的視知覺邏輯積木-邏輯智慧梯(獨家附專業教案)
http://www.leaderkid.com.tw/Content.aspx?type=wiki&id=26